查看原文
其他

历经近70年发展,产品出口欧美!蚌埠这家企业...

蚌埠日报 2023-09-07


工业文明的传承者  张传明

坚守装备工业情怀 

打造晶菱机床精品



从安徽闻名遐迩的“五大机”企业

到中国唯一的

三号半铣床专业生产企业

历经近70年的发展

安徽晶菱机床制造有限公司

始终坚守“振兴中国装备工业”初心

在曲折中砥砺前行

一边传承着蚌埠老工业基地的火种

一边为打造

“创新之城、材料之都、制造高地、幸福蚌埠”

注入新的动能


“中国需要机床,需要好的装备工业。”

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和情怀


安徽晶菱机床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传明带领企业几十年深耕细作,一路披荆斩棘,目前产品已经占领国内细分市场40%左右的份额,出口欧美多个国家,应用领域能够覆盖国内大部分产业。




辉煌历史

铺就工业文明底色

工业母机

是制造业的核心

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基石


安徽晶菱机床制造有限公司

就是一家专注生产工业母机

近70年的企业




安徽晶菱机床制造有限公司

安徽省蚌埠机床厂,是安徽晶菱机床制造有限公司的前身,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。起初在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,由12家私营小厂先后分三批合并成立公私合营蚌埠铁工厂,主要生产民用铁锅、农用犁头等,后经国家投资扩大和改造了生产车间,正式生产制造机床产品,并更名为国营蚌埠机床厂。


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,蚌埠机床厂生产了台钻(包括多头排钻)、X63WT万能升降台铣床、X53T立式升降台铣床、X438-2双轴平面仿型铣床等一系列风靡全国的机床产品,在计划经济时代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与蚌埠空压机厂、蚌埠柴油机厂、蚌埠拖拉机附件厂、蚌埠水泵厂一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“蚌埠五大机”,蚌埠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辉煌也由此而起。


从小就对机械抱有浓厚兴趣的张传明

在16岁时毅然选择来到

蚌埠机械学校

并在两年后进入蚌埠机床厂

在工厂一干就是40多年

在他的记忆里

工厂里的师傅们大多来自上海、蚌埠和怀远,其中近一半是上海人。“企业是老一辈用汗水铸就的。”张传明说,正是这些技术工人不远千里来到蚌埠,啃着冷馒头、摇着皮带车床,创造了蚌埠机床厂,也给自己心里埋下了一颗无法舍弃的种子。


临危受命

开启二次创业历程


上世纪九十年代末,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,在市场经济环境下,蚌埠机床厂的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,逐步显现出老国企冗员庞大、机制和观念落后等问题。当时的蚌埠机床厂已经是一个拥有2000多名职工、连续多年亏损、欠债1亿多元且资产负债率高达287%的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。鉴于蚌埠机床厂经营困难,难以为继,2000年我市决定对它实施破产。



破产前一年

36岁的张传明临危受命

担任蚌埠机床厂党委书记、厂长

眼看着自己奉献了整个青春的企业

不得不走向破产之路

他的心被深深刺痛


更让他心痛的是

企业破产后面临着近500万元的医保缺口

影响全厂老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

这些奉献了一辈子的产业工人

该如何安度晚年

自己深爱的机床行业

又怎样才能够薪火相传?


带着这份沉重的思考

张传明与企业领导班子、中层干部及技术骨干东拼西凑、募集资金,购买了机床厂的部分设备、厂房,无偿承担医保缺口资金的债务,带领近200名职工成立了蚌埠晶菱机床制造有限公司,开始了艰难的“二次创业”历程。


张传明清楚地记得

创业之初,自己和200多名员工来到购买的小块厂区,看到整个厂区连围墙都不完整,公司大门用石棉瓦拦着,门卫室是一些砖石和石棉瓦垒起的简易建筑,一夜之间70多人递交了辞职申请。在这种情况下,张传明顶住压力、硬着头皮干了下去,为的就是心里的那份坚守。



严格实施零件路线跟踪单

每一道工序都责任到人

每一个环节都严格管理

新企业成立后

张传明带领公司领导班子对现有设备、产品产量和质量进行了认真分析,并在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,确立了公司的发展战略,即在老产品质量提升上狠下功夫、在市场占有率上大做文章、在新产品开发研制上求得突破、在发展方式上加快转变。为此,公司在稳步提高既有产品质量的同时,千方百计挤出资金用于技术改造、工艺革新,不断推出新的加工工艺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,降低了劳动强度,也使产品质量获得了大幅度提高,客户信誉度也随之飞升。



2002年,仅用一年多的时间,安徽晶菱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就实现扭亏为盈,从一个一穷二白、负债累累的公司,变成了年盈利200多万的企业。


2005年,晶菱机床在怀远经济开发区投资约6000万元,新建了一座年产300台数控机床的分公司,并在破土动工第二年顺利实现投产运营。


2009年,晶菱公司又在蚌埠高新区投资约1.2亿元,开工建设了年产100台重型机床的国瑞特重型数控机床公司,于2010年开始投产。至此,企业的生产能力实现稳步提升,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。







抢抓机遇

再造中国工业精品


一路负重,一路前行


2012年,面对市场冲击

安徽晶菱机床制造有限公司

再次调整产品结构

及时以数字化赋能传统机床

让数控机床成为

企业参与市场竞争

实现高质量发展的

新的增长点



同时,企业还积极研发了一批新产品

★其中,“DMV4000数控龙门镗铣加工中心”被评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


★“XH4225龙门镗铣床加工中心”、“TK6916A落地铣镗加工中心”、“SMHMC630数字化无模铸造精密成型机”、“SMWZ650五轴联动无模精密成型机”等被评为安徽省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


★“五轴联动无模精密成型机”被列为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


★“智能粉尘处理器”获得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优秀奖称号……


这些新技术新产品行销全国三十多个省、市,万能工具铣等产品还远销欧美、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。此外,公司在机床制造方面拥有完善的制造工艺和测试体系,可独立完成设计、制造等一整套的新产品开发工作,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。




多年来

安徽晶菱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多次被评为


★安徽省“民营企业100强”


★安徽省“优秀科技民营企业”


★安徽省“十五”创新工程先进集体


★蚌埠市“千万元纳税大户”


★蚌埠市“先进单位”和“先进党组织”


★并荣获“安徽省质量奖”、“安徽省名牌产品”、“安徽省著名商标”、“A级纳税信用单位”等称号。




不久前,张传明参加了蚌埠首场“亲清有约周五见”活动,与市委书记黄晓武敞开心扉谈体会、说想法、提建议。活动结束后的第二天,市委书记就亲自上门服务企业、解决问题,让张传明既激动又感动。他认为,蚌埠当前的营商环境很好,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。


“当前,我们正积极抢抓机遇,开拓海外市场,聚力打通国际国内双循环。”张传明说,企业将在蚌埠良好的营商环境下,加快新项目建设和老厂区搬迁进度,不断调整产品结构,研发和制造更多新产品,尽快推动新产品批量化生产,持续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,努力做精品、增效益,再造蚌埠工业辉煌,为中国装备制造和蚌埠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







来源:蚌埠日报社
融媒体记者:顾楷
图片由安徽晶菱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提供
编辑:徐捷   校检:袁玉柱
监制:成凯

审核:朱素贤  李博



支持本地企业

为工业文明的传承者

点亮

↓↓↓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